风机厂家介绍风机与电动机的关系
2023-12-04
文章详情

中小型风机制造企业将走向何方

       全国在用风机产品的用电量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0%。其中,金属矿山使用的风机用电量占全国采矿用电总量的30%;钢铁工业使用的风机用电量占其生产用电总量的20%;煤炭工业使用的风机用电量占全国煤炭工业用电总量的17%。因此,对于风机行业来说,如何生产出更节能、环保的风机产品,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节能和环保是风机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那么,风机生产企业究竟该从哪里着手呢?有关专家认为,研发节能风机产品,既要从产品设计着手,又要从风机的运行着手。首先,在设计方面,通过应用叶轮、蜗壳等元件的科研成果,以及进一步提高制造精度,力求使各种通风机的效率平均提高5%~10%。目前,最先进的离心式通风机由于采用了三元流动叶轮,其最高效率可达87%以上;效率较高的轴流式通风机,其最高效率已达92%。例如,沈阳鼓风机研究所于1992年为中低压离心通风机更新换代而开发成功的4-71、4-74三元流动叶轮离心通风机就属于高效节能新产品,其效率比同类型的老式风机提高4%,平均每台风机年节电量约为每小时2000千瓦。但由于该风机使用的三元流动叶片制造工艺比较麻烦,制造成本比普通叶片风机较高,再加上该产品技术转让费高,使整台风机制造成本加大,用户无法承受,也就无法在全行业全面推广。其次,利用引进技术开发高效节能风机。例如,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和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引进了德国TLT和丹麦诺文科公司的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技术;成都电力机械厂和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KKK公司的静叶可调轴流通风机技术;武汉鼓风机有限公司引进了日本三菱重工的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技术;广州风机厂引进了丹麦诺迪斯克通风设备公司的轴流和离心通风机技术;重庆通用(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平金丰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英国豪登公司的高温风机技术;石家庄风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日本荏原公司的离心通风机制造技术。通过引进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节能通风机产品的开发。"十一五"期间,还应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引进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及特殊用途风机,填补国内的空白。此外,风机产品节能与否,调整变速机构,改变运行工况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数的风机变速机构比较落后,个别产品采用传统的三角皮带、蜗轮副等作为调速装置,大部分还是采用调节门调节。由于上述原因,尽管有的风机内效率较高(达86%以上),但其装置效率并不甚高,有的甚至低至30%。随着液力耦合器和变频器在风机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风机的运行效率,但应用的数量极其有限。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还应大力开展节能型鼓风机的研制工作,在这方面国外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日本对蜗壳及叶轮等通流部分的形状做了适当的改进,有效地防止了涡流及流动分离的产生,其绝热效率比原来的离心鼓风机提高5%~10%;瑞士制造的大流量离心式鼓风机,每级均设有进口导叶装置,其多变效率达82%;日本制造的多级离心鼓风机,采用进口导叶连续自动调节后,节能率达20%;高速单级离心式鼓风机采用高转速、高压比半开式径向三元叶轮后,其效率可提高10%;还有的在鼓风机主轴的另一端设有尾气透平装置,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达到了节能目的。罗茨鼓风机已采用了三叶罗茨鼓风机,既节能又降低了噪声。在离心式压缩机的开发方面应更多地采用三元流动叶轮,使叶轮效率平均提高2%~5%。如美国研制出的天然气管线输送离心压缩机的三种大流量三元流动叶轮,叶轮效率可达94%~95%;日本的单轴多级离心式压缩机的效率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其首级的大流量半开式三元叶轮的绝热效率达94%。其调节方式应更多地采用工业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以改变转速来达到节能的目的。</FONT><BR></SPAN>风机是用于排送气体的机械的总称。根据其排气压力的高低,分为通风机、鼓风机和透平压缩机。所谓风机行业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是指生产各类型通风机产品的企业。通风机产品的特点是量大、面广,产品的结构不是很复杂,制造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但在风机行业约占风机总台数的96%。为此,确立风机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促进风机行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涉及到风机行业的长远利益。国产品牌应提高外观质量,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全球化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经济将进一步互相依存,国际经济合作日趋紧密,国际市场处在大幅度交叉和融合的阶段。同时,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国际分工的规模和深度都出现重大进展,工业发达国家不断将工业生产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通风机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低成本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有利于扩大出口,国内市场开放后基本上对我国的中小型风机企业不构成威胁。例如,世界上较著名的通风机生产企业主要有德国TLT公司、英国豪登公司、丹麦诺文科公司、德国KKK公司及日本荏原制作所等,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大型号风机。目前,国内已引进了TLT、KKK及诺文科的技术,英国豪登公司也在中国建立了独资企业。从这类产品的价格比较来看,以日本的厂商价格为例,日本厂商的通风机产品价格目前是国内通风机产品的两倍。入世后关税有所降低,但其价格仍要高出国内产品的50%~60%。因此,这类产品将不会对国内市场形成更大的影响。但是,从全行业来看,与国外产品相比,国内产品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表面或外观质量太差。无论是焊接、钣金、铸造还是油漆,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外观质量均达不到出口的要求。民营企业将成为中坚力量,目前风机行业绝大部分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与民营企业相比,在技术上还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但是,近几年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这些企业将会形成一定的冲击。虽然现在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但他们已经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正在广泛地吸纳人才,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这些企业将成为风机行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发展的几项建议 ,硬件的投入:加工设备是机械行业必备的硬件,而及时更新设备是企业发展比较快捷的途径之一。通过更新原有的老设备,既可提高加工能力和效率,又能使产品质量从工艺手段上得到保证。例如,风机行业推广的旋压设备是行业内公认的好设备,在行业中宣传推广了十几年,国内外也有专业厂家生产,可我国风机生产企业购买旋压设备的还很少,这与目前旋压设备没有完全达到风机行业的技术要求有关(指国内,国外已有能够满足风机行业需要的旋压设备),同时价格较高也是一个主要因素。软件的投入:除了硬件之外,中小型风机企业的软件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企业人员素质的培养。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目前大多数中小型风机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正规风机专业毕业的很少,他们急需进行专业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可选送一部分技术人员到对口院校去进修。另外,风机软件的使用也很重要。目前,风机行业各中小企业已经有很多企业在使用计算机绘图,但这还不够,不能永远停留在用计算机画图这项简单的工作上,要大量使用CAD、CAPP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性能试验及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和风机产品系列型谱的开发等,在这方面可向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风机生产企业学习。在风机软件研究方面国内已经有几所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发出了几种适合风机行业特点的软件,如计算机风机选型系统、通风机强度计算、轴流通风机变型设计、小型鼓风机设计软件等。产品结构的调整: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生产的通风机都是大众化的通用产品,没有自己独特的主导产品,就会失去竞争能力。例如江苏宜兴华兴特种风机厂生产钛材质的风机;海南平安电气访华团有限公司、河北燕京矿山风机厂等厂家生产对旋风机;江苏常熟市鼓风机有限公司生产纺织专用风机;北京当代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斜流风机等,这些有代表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典型产品。因此,建议没有自己产品特色的企业,除了在现有产品的生产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外观质量)、降低成本及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外,还应开发出至少一两种主导产品,如防腐风机、耐磨风机或专用风机等。另外,开发节能产品也是提高风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工程总承包也是发展方向,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快,企业兼并和重组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企业兼并和重组的结果,就会逐步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则会产生规模效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应该鼓励和提倡企业的专业化和成套化。国外企业的经验是专业化分工,一个企业自己加工制造的零部件越来越少,只生产关键部件,其余都是外协,风机生产厂本身就是一个组装厂。除了风机产品之外,广大用户更希望风机厂能承担起工程的总承包。国外风机生产厂商的销售理念是:销售的是工程,而不是产品;向用户供货不是单一的风机产品,而是工程化的供货。国内浙江上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按照国外的销售理念来组织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方面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样,既满足了用户对交钥匙工程的需求,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风机生产企业的利润。这无疑是中小型风机企业的发展方向。

关于制约风机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   当前制约风机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   作者:王明华 

   
       近几年,风机行业发展迅猛,呈现快速壮大之势,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竞争不当,新开的企业,其技术、人才、市场也离不开母体的依托,各家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产品类型趋同、市场布局重叠现象。由于缺乏统一行业管理,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发展,企业之间你争我夺,内部同室操戈,呈现激烈的恶性竞争态势,严重削弱了整个风机行业的竞争力。企业之间竞争不当的现象表现在:一是在争夺人员上竞相抬价。特别是新建企业投产后,急需大量人才,而技术管理、熟练技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员短期内缺额较大,各企业均以提高待遇的方式相互挖取人才,造成职工队伍很不稳定,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二是在争抢销售市场上竞相杀价。2006年前,市场客户比较稳定,产品价格也是稳中有升,但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自己新建企业竣工投产后,市场销售情况马上发生了急剧变化。为抢占市场,各厂家采取多种手段争拉客户,甚至不惜亏损降低产品价格也要抢到订货单,致使各类风机销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产品利润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15%,目前随着原材料的不断上涨,风机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另外,不同的风机企业在全国的营销网点,办到了同一城市、同一地区,相互倾轧、无序竞争十分激烈。三是在形象宣传上竞相诋毁。你说我的产品质量不好,我说你的服务态度不行。有的甚至冒用品牌, 移花接木,打擦边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产品市场,影响了风机行业的整体形象。风机企业发展改造完毕后,按其生产能力和发展规划,2至3年时间,风机行业共需技术研发、熟练工人、市场营销人员55000人左右,而目前人才储备总量仅有38000多人,缺额17000多人,人才缺口较大。
       产品结构不良。各风机企业产品规格型号大同小异,没有特色,缺少优势,虽然产品种类多但杂而不精,重复投资、贪大求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各风机企业在原材料、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互相挤占,各自追求自我延伸与自我循环的生产与销售体系,同类产品的 市场细分特征不明显,系列化产品不多,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尚未形成。   
     配套能力不足 生产风机需求量最大的配件是电机。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至3
年时间内,风机生产总量将达到60万台,创销售收入15亿元,电机年需求量60万台。电机的缺口将达到20万台。
     资金融通不易。由于大部分企业处于创业初级阶段,自有资金基本用在基建或购置设备上,可供抵(质)押的资产要么没有,要么很少,达不到融资的基本条件,给融资带来了较大难度。另外,由于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实行终身责任制和零风险制度,强调风险防范机制,“惜贷”、“慎贷”、“恐贷”普遍存在,人为抬高了贷款门槛。风机企业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依靠企业自身发展,推动风机集群,做大做强显得十分艰难。
       竞争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在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运用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所生产的产品仍然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产品大多是简单
的生产加工,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缺乏自身的产品优势,风机行业的整体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科学规划,仅凭企业老板个人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企业员工培训很少,基本上没有接受正规的、现代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作机制不够健全。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促进风机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组建地区风机集团,增强行业竞争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不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构建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信息交流、厂房设备、技术服务的共享平台,实现风机行业产供销一体化,形成“集团主导,专业分工,相互控股,优势互补, 密切协作,强势对外”的格局,使整个风机产业集群中各企业捏紧拳头,形成合力,整体对外。加强协会管理,增强内部约束力。有必要建立风机行业协会,并强化风机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加强风机行业自律约束,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风机行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企业老总相互通报情况,增进信任,达成共识。通过协定同类风机最低销售价格等方式,共同解决风机行业内部各种困难和矛盾,减少和杜绝内耗,防止各种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进一步降低行业风险。要逐步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风机行业的健康发展。实行错位发展,增强企业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才有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风机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一厂一品,错位发展。引导风机企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确立各自产品定位,形成自身优势和色,提高风机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打造整体品牌,增强产品形象力 加强风机营销体系和专业市场建设,建立统一的营销体系和销售渠道。
       推进管理创新,增强发展内动力。各风机企业要狠抓内部管理,夯实各项基础,提高核心竞争力。要严格按照市政府支持和限制的各条例,认真贯彻,确实执行。通过管理创新,将管理者的思想转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以管理上台阶,推进企业上水平,产品上档次。加快技术进步,增强人才凝聚力。要引领技术潮流,人才是核心。要通过风机协会牵头,成立人力资源信息中心,合理引进人才,调剂人才,形成人力资源共享。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我市现有企业业务骨干、熟练技工的示范带动作用,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广传技能和本领;同时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全国风机大企业集团等建立广泛联系,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失业人员、职校学生等参加学习培训,传授风机及配套产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创造条件进行实践锻炼,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支理论熟、业务精、能力强的风机产业劳动大军。
       拉长产业链条,增强风机影响力。发展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壮大规模,扩大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发展风机配套产业纳入风机行业整体发展规划,促进配套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力争在3-6年内全面满足风机厂家生产的需求。要充分发挥我市风机产业的优势,紧紧围绕风机及其配套产业,瞄准大集团、大品牌、大老板、大市场。在鼓励企业自主招商的同时,政府要组建风机产业招商专班,大搞招商引进,不断壮大主体产业,做全品种,做精产品。进一步完善轮毂、电机等配套产业,促进整个产业规模呈聚集裂变、强力辐射态势。      实行政策倾斜,增强环境吸引力。要大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风机优势企业聚集、风机企业向工业走廊集中、风机产业向专业一体化发展,迅速壮大我市风机制造产业的总体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带动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我市风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在资金融通、项目申报、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积极主动办好有关事宜,进一步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和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努力实现风机行业发展目标。



推荐产品


0574-62057140

(工作日 7×24)